周小军在打理自己家门前的花草(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 季夏时节,乌蒙山麓,郁郁葱葱。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周小军,正在自家二层“洋楼”前的小花园里,忙着拾掇花花草草。从车祸到痊愈,从住“穷窝”到进“洋楼”,从贫困户到村干部,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周小军称之为重生。
走进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一排排白墙灰瓦的乡间“别墅”,犹如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屋前屋后用篱笆围成的小园子里,百花竞相绽放,蔬果静待成熟。门前空旷的广场上,白天孩子们欢乐清脆的嬉戏声不绝于耳,晚上村民们纳凉、拉家常、跳广场舞的画面如一幅安居乐业图。每家每户屋檐上挂着的红灯笼,与这里的幸福生活交相辉映。
记者来到凤山乡栖凤社区主任助理周小军的家里看到,整屋装修一新,一楼的客厅摆放着沙发、电视、餐桌、火炉,墙上挂着老屋和新房两张照片,一张铭记过去,一张展望未来;隔壁的厨房里,煤气灶、电饭锅、电磁炉等一应俱全;楼梯旁边还有独立卫生间。除去一楼的一间卧室,二楼还有两个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温馨整洁,宽敞明亮。五口人挤在一张铺着稻草的大床上睡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想都不敢想象的。”说起这几年生活发生的巨变,周小军打开了话匣子。
2014年,周小军骑三轮车在山路上发生车祸,导致颈椎处三节粉碎性骨折。经抢救生还的他,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瘫在床上麻木的身躯,和妻子孩子无助的眼神,感觉到漫漫的黑暗和深深地绝望。
之前身强体壮时,除了种地,周小军还在村子周边打零工,一年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养活一家五口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可看病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报销下来,还欠了几万块钱的债。
因病致贫,周小军被定为贫困户。
2016年,命运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村的大门。“3月11日是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周小军说,那天,村干部到家里告诉他,恒大集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要在凤山乡修建幸福村,房屋全是小洋楼,按照每人25平方的标准,并且免费拎包入住。“由于我符合易地搬迁条件,让我向村委提出申请,进行民主评议。”
“可是,天上怎么会有掉下馅饼的好事?”周小军和村子里的左邻右舍一样,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有人说搬过去种地不方便,有人说要不了多久房子就要收回去,有人说房子虽然免费住但搬过去没有收入来源……也有人说,这次搬迁机会难得,是党和国家下了大力气要帮扶贫困户,让大家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
这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栖凤社区幸福二村(7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看着上世纪80年代修葺的两间老屋早已破败不堪,经常是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房顶还得用塑料布遮着,周小军决定:搬!同年9月,一家五口人住进了凤山乡栖凤社区幸福二村的新房子。
日子好过了,周小军的身体也恢复得好了。在凤山乡党委和政府的帮扶下,他被安排到蔬菜大棚里管滴灌系统,妻子被安排到凤山小学当宿管员,一年下来,加上大棚、冬荪制种、猕猴桃基地等分红,家庭收入有五万多元。
生活轻松了,性格也变得更开朗了。闲不住的周小军,平时有空就在村里到处转悠,看到有人乱倒垃圾,他及时上前制止,为大家科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个别爱喝酒不上进的村民,周小军经常去家里为其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哪家的小孩不想上学或要中途辍学,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劝说:“知识改变命运”。由于他乐于助人,又干劲十足,久而久之,村民们有大小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忙解决,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大总管”。
周小军走在栖凤社区幸福二村路上(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2018年,解村民之忧、为百姓排难的周小军,被任命为凤山乡栖凤社区主任助理,正式成为一名村干部。随后他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年“七一”,坐在电视机前,周小军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我们国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最直接的体现。”周小军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今天的新生活,更没有他满怀希望的第二次人生,所以他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采写记者:梁文雅、潘德鑫、刘晶瑶、王如歌、侯伟利、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