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民族危亡加剧马龙潭说:“大丈夫舍身报国此其时也”他带领数百人参加奉系部队,因保护沈阳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清朝皇帝特赏赐马龙潭四品花翎,被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光绪三年承袭云骑尉之职,民国初授陆军中将赏三等文虎章,任东边镇守使驻守凤城,东边一带与朝接壤日人觊觎交涉棘手,马龙潭刚柔兼使经权并用边境得以粗安,凤城有碑纪其事颂之曰:凤山常峙、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曾两次捐巨资倡修《庆云县志》并在家乡捐资兴学。
马龙潭书法作品时过境迁,中年时家道日渐衰落,为了生计马龙潭于1896年前往北京、天津谋职,多日下来仍然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好在京东顺义县设馆教书维持全家生计,他的朋友承包胶济铁路一段工程请他代管帐目,并许诺优厚的薪水于是停止教书开始管理账目,不料朋友贪污包括马龙潭在内的众人工资后潜逃,大家都认为马龙潭是管帐先生,自然贪污有份纷纷向其索要工资,马龙潭百口莫辩被逼无奈只身逃往关外,靠卖自己的字画来到奉天(沈阳)落脚,适逢沙皇俄国招收民工修筑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便随同一些同乡应招参加修筑铁路,因义和团运动爆发而被迫中止修筑铁路工程,奉天将军增祺奉旨募兵,马龙潭被工友推举为首领募集数百人投军,被编成"盖字军"马龙潭任管带(相当营长),守卫辽阳、复县、海城、盖平(盖州)等地。
结拜兄弟:马龙潭将军的印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1909年春马龙潭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帮统(相当于副旅长)驻军凤城,1909年10月任统领(相当于旅长),1910年秋带兵镇压庄河农民抗捐斗争,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赐"骏声远绍"匾额及银瓶,1911年夏启凤书院(凤城一中)学生刘德峰和同盟会,由奉天派来的2名青年鼓动推翻清朝统治实现共和遭到逮捕,在押往巡防骑兵营(凤城市第六粮店后院)途中大骂马龙潭是清朝看家狗,当即被马龙潭砍死于小石桥边(凤城市东方红仪表厂后面),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1月鲍化南(蒙古族、联庄会首领)刘纯一(同盟会员)举旗反清谋划攻打凤凰城,马龙潭获讯命令陈钧九等营六七百人围攻起义军营地,双方在老黑山(茨林子与管家交界处)激战,11月27日击溃起义军捕获何秀斋、何宗齐(均为同盟会员)等27人,押至凤凰城处死,1914年马龙潭任东边镇守使,仍兼奉天右路、巡防统领官,晋升陆军中将佩二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三等宝光嘉禾章,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封马龙潭为三等男爵马龙潭坚辞不受。
编修志书:1917年冬马龙潭建议县知事沈国冕编修《凤城县志》被采纳,任《凤城县志》监修,到1920年为止一共16卷本的《凤城县志》终于编成,马龙潭在所作序中称“余乃倡其首者,复得观其成亦可谓荣幸之至者矣!”足以可见他当时的欣喜之情。
热心慈善:马龙潭晚年担任四平街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道德会会长和直鲁同乡会会长等职,热心慈善事业,捐资支持修建四平市清云庵、永寿宫和清真寺大殿等,家乡人求其谋职均愿为之承担保人,经常出钱购买棺木埋葬四平街上无人收殓的饿殍,被誉为“马善人”,1940年2月病逝于四平寓所,灵柩暂厝四平街道东清云庵,1948年由其后人迁葬郊区房身沟屯,凤城有碑纪其事颂之曰:凤山常峙、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
马龙潭(1857-1940年)字腾溪庆云县中马村人,自幼聪颖异于常人沉静少言但天赋极高,五岁进学有过目不忘之才,不数年即精通经史子集被称为神童,读书之暇习武强身并自学兵法擅长骑射,到十八岁时已经文武通达声名远播,马龙潭自幼就仗义疏财有一年临近春节,年方八岁的马龙潭问父亲要了几吊钱跟家人去赶年集,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壮汉为父看病在街上向路人磕头行乞,便毫不犹豫地将钱全部送给了那人,家人回家报告后马父不但未责怪马龙潭还称赞他做得对,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该家里乡外都顾着,就是这句话影响了马龙潭整整一生。
其父马奇峰是当地士绅深孚众望,1868年5月捻军侵扰庆云,知县及乡中父老恳请马奇峰以自已的名望带头组织团练御敌,马奇峰慨然应允很快拉起一支团练队伍,在与捻军作战中,马奇峰和长子马龙文相继捐躯,被朝廷旌封为振威将军,马龙潭到18岁时荫父职,承袭世袭云骑尉之职并奉皇帝诏令入京读书两年,从北京返乡后马龙潭广为交游,他仗义疏财济危扶困为邻里释难解纷遇有荒旱年景,便开仓赈民极得乡里敬重。
文韬武略:1890年俄国一面由北面和东面分别侵入黑龙江、吉林,一面从旅大地区沿铁路钱向北攻击,9月28日占辽阳并逼近奉天,马龙潭加入盖子军以后接连数日,与俄军的交战迅速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屡次给俄军以重创使俄军闻名丧胆,后因保护寝陵安全祭器无缺被朝庭赏戴四品花翎。当时的东北地区兵连祸结,盗贼蜂起土匪多如牛毛民不聊生,马龙潭奉命剿贼由于他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几乎是攻无不克迅速将匪患铲除,马龙潭很快成为令土匪闻名丧胆的人物,不久因战功卓著先后被擢升为总巡、帮统、统领等职。在剿匪过程中他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威望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壮大,期间他与张作霖、吴俊升结拜成为奉天有名的军中三兄弟,并被列为通辽八大家之一,成为东北地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马龙潭的文韬武略在东北有口皆碑,他的结义兄弟张作霖对马龙潭是既服又怕,张作霖、吴俊升都是土匪出身,他们的队伍经常干些扰民欺民的事,但马龙潭治军极严他要求手下的队伍要对居民秋毫无犯,一旦发现有扰民滋事者一律严惩不贷,在马龙潭收编的队伍里面也有一些是土匪出身,有时故态复萌骚扰百姓马龙潭得知后亲自审讯,对于领头作恶的进行了公开处决严肃了军纪维护了治安,在凤城广泛流传着“马龙潭治军严,抓坏人申民冤奉城地有青天……”的民谣。
马龙潭驻守奉城期间日人觊觎交涉棘手,有一次,几只日本小船在江中游荡寻衅滋事,马龙潭得报后深知此事绝不简单,因为自前一年以来日本人就积极策划前清遗老遗少组成“宗社党”,意欲扩大势力范围在东北搞“满蒙独立”,这次行动就是日本人为行动找的一次挑衅借口,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大的冲突后果十分严重,马龙潭刚柔兼施经权并用将一场危机巧妙化解,后来日本人知道马龙潭在此镇守,再不敢轻易挑生事端,东边一带得以粗安,而在洮东一带吴俊升驻守的防地里,因处理不善摩擦不断不但令当地守军十分头疼,更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马龙潭的文韬武略东北王张作霖也常说:“东边得马中将龙潭兄震慑使我无忧。”
保境安民:当时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成份十分复杂,大部分人都是怀着个人野心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唯有马龙潭始终怀着一颗救国爱民之人,当他看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挽救危局时,就将“保境安民”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时局如何变幻,始终没有动摇他保境安民的决心并收到了良好效果,这在清末民初的官场中实属凤毛麟角。辛丑年匪首林七纠集党众数千人盘踞凤城,马龙潭奉檄率队进剿,连战连捷主力被消灭后余匪缴械乞降,治安得到控制明显好转,光绪十四年马龙潭领右路巡防营统领驻守凤城,到任之后就以除暴安良为要图,数年之间有贼必获无案不破,使当地的群众过上了较为安定的日子。
崇高气节:忠贞爱国贯穿于马龙潭的一生。无论是抵抗俄国入侵,还是反对内战,他都是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而将自己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他深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所以极力反对内战。面对关内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塞外势力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局面,马龙潭忧心忡忡。
当时张作霖的个人野心日益膨胀,不但要做东北王,而且要称霸中国。因之与各派势力的矛盾也日益加深,特别是与冯德麟的关系逐渐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派势力各不相让,内战一触即发。马龙潭多次居中调解斡旋,最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避免了一场内战。
张作霖一直对马龙潭的才能心存疑忌,认为马龙潭论文论武都远高于已,所以处处防备、打压马龙潭。1920年,张作霖解除了马龙潭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将他调任洮昌道尹辽源交涉员并总办辽源商阜事宜。马龙潭在洮昌任上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深得百姓拥戴。
在张作霖发动的与吴佩孚之间的直奉大战爆发前,马龙潭亲自到奉天找张作霖,陈说利害,希望直奉两系尽释前嫌,联合南方各派力量,共定华夏大局,共同对付日本人越来越昭然若揭的侵华野心。可是利欲熏心的张作霖不但不听从劝告,反而更加重了对马龙潭的疑忌,怕马龙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旦他公开反对内战,将会破坏他的称霸计划,所以1922年3月再次将马龙潭调任四洮铁路督办兼东三省巡阅使署高等顾问与黑龙江省军政两署顾问。
马龙潭上任不久,就听说北京交通部欲派一个叫郭则泌的来充任四洮铁路工程局长,马龙潭早就听说此人是亲日派分子,甘当汉奸,当即大怒,拒不接受,北京当局只好收回成命另委他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并建立伪满州国,马龙潭自知无力回天,乃辞去一切职务,隐居四平,宁可过清淡贫穷的生活,也不为日本人的高官厚禄所诱惑。他的长孙原来在中满铁路局供职,也遵马龙潭之命辞职回家。但是因为马龙潭在东北地区有很高的声望,日本人就想利用他来笼络人心,在成立伪中满省时,擅自公布马龙潭为省长,并张贴布告,企图造成即成事实,逼马龙潭就范。马龙潭闻讯后勃然大怒,扶杖到日本宪本队抗议,并以头撞桌角,誓死不从。日人无奈,只好收回成命。天津大公报以《马龙潭触日人之怒》为题报道此事,对马龙潭的民族气节大加赞赏。
笃力办学:现实使马龙潭深刻认识到,教育落后是导致国家积弱积贫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他格外重视教育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政务繁忙,他都不曾放弃对教育的执著,任洮昌道尹期间他在自己所辖境内改修文庙,重建学堂广造声势力倡读书风气。
1924年马龙潭任四洮铁路顾问期间,有感于梨树县第十五中学的破败,倾其所有捐款10053元现洋新建了一所中学,使之成为设备、条件最好的一所学校,在捐资建校这件事情上还有一个故事:马龙潭当时问账房自己还有多少钱,账房先生说还有一万当他得知马龙潭要用于捐资办学时就推说刚才自己看花了眼,实际只有五六千元后见马龙潭执意要捐,只好说让马龙潭给个数目,马龙潭一句话也没说只拿起笔写了一个大大的“倾”字,惊得账房先生张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拢,据说后来账房先生将这个字请人精心装裱作为家训代代相传。
龙潭为官多处且都是肥差如果想从中捞点油水是易如反掌,但他一直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到他去世时未给子孙留下一点像样的财产,这在那个时代应该说是绝无仅有,马龙潭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儒将,他一生喜骑马放枪暇则以书法自娱中外人士索书者不绝,马龙潭楷行隶篆俱佳尤以行书成就最高,马龙潭还热心方志编纂,在民国三年十六年两次捐巨资、延通儒编修庆云县志亲自作序并题写志名,并殷殷嘱托:“惟冀乡人父老绳愆纠谬匡我不逮俾成完全信史”,为保护庆云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马龙潭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在四平寓所无疾而终享年84岁,消息传出举城哀恸下葬之日,奉天、洮昌、凤城等地的群众纷纷赶往四平,数万群众自发去送他队伍绵延五华里,至今四平市仍保留马龙潭故居供后人瞻仰。